大家还记得在《生活大爆炸》中,谢耳朵创造的那条在黑暗中能闪闪发光的金鱼吗?有些人看到上图这个场景,一定很希望自己能够养这样一条漂亮夜光鱼。实际上,对于生物科学家来说,目前的技术已经完全能够实现这一奇妙的想法。我们只需要将自然界中存在的能够发光的基因(或基因线路)导入到金鱼中,金鱼自然也会发光。
小编研究生期间的研究对象是萤火虫荧光素酶。从字面上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个酶主要负责萤火虫发光的反应。自然条件下,萤火虫发出的光是黄绿色的(见上图)。科学家在对这个酶进行突变,改造后,它竟然可以催化各种颜色的发光反应。
因此将这个酶的基因导入到不同的生物体中,顺利的话,那个生物就会发出相应颜色的光。 2010年iGEM(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竞赛)比赛中,剑桥大学的同学们就将这些能够催化五颜六色发光反应的酶的基因导入到了大肠杆菌中。最后,锥形瓶中的大肠杆菌果然能够发出漂亮的光。奇妙的是,锥形瓶中细菌发出的光强度足以能够照明,供人读书写字。
然而,这离这群“异想天开”的孩子的最终梦想还有一定的距离。他们希望最终城市内的照明装置完全由发光的生物替代。他们现在成功的让大肠杆菌发光,但大肠杆菌需要在特殊的条件下生长,很难应用到实际中。这个梦想最有可能的实现方式是让植物发光,让街边的树,花可以发光。植物是自养生物,进行光合作用,这就为发光反应提供了动力。令人欣慰的是,最近,科学家真的让植物发出了光。他们将荧光素酶基因移植到了一种叫拟南芥的植物上,培育出了能发光的拟南芥种子(见下图)。因此,送情人发光的玫瑰将不再是梦。
植物会发光,动物可不可以发光呢?这个问题被乌拉圭的科学回答了,因为他们创造出了会发光的羊。但跟植物不同,发光羊体内植入的基因来自发光水母而不是萤火虫。来自水母的发光蛋白需要在太阳光或紫外线照射下才能发光(这个就没有自己能发光的酷了,看看下面那只无辜的小羊,下图)。
现在,是不是有的小伙伴脑洞大开,要问人类能不能发光?小编想说的是,即便技术能够实现,让你发光,你会同意吗?如果还没有想好,去百度下荧光毒面膜的图片,你一定会有答案,哈哈。 从上文我们可以知道,让动物植物发光已经并不是难事。困难的是让这些生物按照人类的意愿来发光,在应该发光的时候发光,也就是给它们安装一个开关。如果我们可以给植物设计一个开关,白天不发光,夜晚来临后,天越黑,发出的光越亮,这时候发光植物才将具有真正的应用意义。科学家经常会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你研究这个到底有什么用?研究的意义是什么?小编想说的是,好玩本身可能就是意义所在。酷,也是一种存在。
图片来自网络,内容由BioEngX原创,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