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见过类似新闻:某某某出去见网友,不幸被人迷倒,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浴缸里面,身上有道口子,然后迷迷糊糊地发现身边还有部电话和纸条,写着:感谢您的肾,请立刻拨打120,不然您会有生命危险,地址是:XXX!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呢?因为现在医院排队等待器官捐献的病人实在太多了,官方渠道供不应求,于是很多人铤而走险,将希望寄托在了黑市上。在国内黑市,一个肾的价格大约为2-6万人民币,而经由黑市中介一倒手,卖给病人的价格在30-50万!
好消息是,随着生物再生医学的进步,在不久的将来,病人们将不再需要漫长的等待器官捐献者为他们提供健康的器官了,因为,科学家可以通过病人自身的干细胞为病人量身定做一个属于自己,并完全不会被排斥的人造器官。早在2010年,由伦敦大学学院(UCL)Martin Birchall教授,Martin Elliott教授和Mark Lowdell博士带领的医疗团队完成了世界首例基于干细胞的器官(完整气管)移植。该手术成功拯救了一个小男孩的生命,手术成功后的几年,通过定期复诊,确认病人无不良反应,新移植的气管工作一切正常。
上图是正在为病人做器官移植手术中的UCL Martin Birchall教授
完成这种器官移植手术,首先需要的便是一个可以让病人自身干细胞附着包裹的“支架”。大家可以猜猜看,这个支架的来源。
答案是二师兄的器官。没错,不是猴哥的!原因是从解剖学和生理特征角度来说,猪的器官和我们人类的器官很接近,另外,加上猪的繁殖力强(一窝10只小猪)及生长速度快(4个月成熟)的优势,使得猪的器官成为了器官移植术中的一个好选择。
在使用猪的器官时,首先要做的便是用药剂浸泡、冲洗该器官,以保障没有猪的细胞和DNA会残留在器官上导致之后的排斥现象。之后从病人身上提取干细胞,并附着于该器官上,让此待移植的新器官充满病人自身的细胞。

上图为Alexander Seifalian博士和他的研究小组在UCL用3D技术和干细胞培养创造的人造器官
随着科技的进步,作为运用干细胞为基础的器官移植研究的领导学府,UCL怎能满足于使用猪的器官来替代人的呢!目前,UCL的研究小组正在致力于将3D打印技术和更多纳米科技引入器官移植术。根据对病人CT扫描后得到的器官参数,3D打印机运用新型纳米材料创造出一个器官模型(支架),之后附着上病人的自身干细胞,然后在4-8周内移植到病人身上。
希望这项技术能尽快通过试验期,早日和大众见面,拯救更多需要器官移植的病人们!
Excellent